表示想发脾气的成语有什么

admin
1、勃然变色
解释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拼读

bó rán biàn sè

来源

重耳勃然变色,搁杯不饮。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

2、大发雷霆
解释

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拼读

dà fā léi tíng

来源

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

3、暴跳如雷
解释

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拼读

bào tiào rú léi

来源

他哥哥知道了,气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骂。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三回

4、拍案惊奇
解释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拼读

pāi àn jīng qí

来源

更令人拍案惊奇的是:杜诗:‘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2.1.2

5、无名孽火
解释

名:称呼;孽:邪。说不出的邪火。指极大的怒气。

拼读

wú míng niè huǒ

来源

6、儿女英雄
解释

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英雄人物。

拼读

ér nǚ yīng xióng

来源

7、怒发冲冠
解释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拼读

nù fà chōng guān

来源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宋·岳飞《满江红》词

8、发上冲冠
解释

犹言发上指冠。形容极度愤怒。

拼读

fā shàng chōng guàn

来源

灌将军目眦层裂,发上冲冠,怒骂之,极诋其生平,不值一钱。 清·曹宗璠《翟公客》

9、怒不可遏
解释

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拼读

nù bù kě è

来源

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10、勃然大怒
解释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拼读

bó rán dà nù

来源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11、横眉怒目
解释

五代·后蜀·何光远《监戒录》引陈裕诗:“横眉怒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代养弄蛇人。”

拼读

héng méi nù mù

来源

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墨子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的敲了几下,不料开门出来的却是一个横眉怒目的门丁。”

12、火冒三丈
解释

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拼读

huǒ mào sān zhàng

来源

他爱发脾气,动辄火冒三丈。

13、戟指怒目
解释

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着别人,象戟的形状。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拼读

jǐ zhǐ nǔ mù

来源

他戟指怒目,义正辞严,出了胸中恶气。

14、怒火中烧
解释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

拼读

nù huǒ zhōng shāo

来源

这时见四个师弟非欲置自己和师父于死地,不由怒火中烧。 古龙《长干行》

15、怒目切齿
解释

怒目:怒视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

拼读

nù mù qiè chǐ

来源

谈到这些,壮族老人和两三个壮族年轻人都怒目切齿。 秦牧《壮族与我》

16、暴躁如雷
解释

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拼读

bào zào rú léi

来源

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躁如雷。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

17、故态复萌
解释

故态:老脾气,老样子;复:又;萌:发生。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

拼读

gù tài fù méng

来源

马阮心上好不痛快。便又故态复萌,横征暴敛,报复冤仇,享受着这小朝廷的大臣们的最高权威。 郑振铎《毁灭》八

18、季常之癖
解释

宋朝人陈糙,字季常,他的妻子柳氏脾气暴躁,醋性很大,陈很怕她。后称人怕老婆就说有“季常之癖”。

拼读

jì cháng zhī pǐ

来源

19、烈火轰雷
解释

炽烈的火,轰响的雷。比喻性情急躁暴烈。

拼读

liè huǒ hōng léi

来源

他发怒就像烈火轰雷一样激烈。

20、狂奴故态
解释

狂奴:对狂士的亲昵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旧称狂士的老脾气。

拼读

kuáng nú gù tài

来源

仆老矣,三生杜牧,万念俱空;只花月因缘,犹有狂奴故态。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

21、怒目而视
解释

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

拼读

nù mù ér shì

来源

太后怒目而视,别了三思回宫,便传旨宣归义王陈硕贞入朝,将前事与她说了。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

22、弄性尚气
解释

指凭感情办事,好耍脾气。

拼读

nòng xìng shàng qì

来源

她最爱弄性尚气,我只好让着她。

23、严气正性
解释

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拼读

yán qì zhèng xìng

来源

必须严气正性,晓以利害。 清·林则徐《谕洋商责令夷人呈缴烟土稿》

24、直眉瞪眼
解释

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

拼读

zhí méi dèng yǎn

来源

忙住口低头瞧一眼脚底下,然后直眉瞪眼楞怔着。 管桦《一幅画》

25、旧态复萌
解释

旧态:老脾气,老样子;复:又;萌:发生。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

拼读

jiù tài fù méng

来源

只是齐国远、李如珪两个粗人,旧态复萌,以膂力方刚,把些人都挨倒,挤将进去,看圆情玩耍。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七回

26、使心别气
解释

指发脾气。

拼读

shǐ xīn bié qì

来源

27、使性傍气
解释

发脾气;撒气。同“使性谤气”。

拼读

shǐ xìng bàng qì

来源

28、逆来顺受
解释

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拼读

nì lái shùn shòu

来源

从前受了主人的骂,无非逆来顺受。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三回

29、犯而不校
解释

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拼读

fàn ér bù jiào

来源

惠养民道:“犯而不校,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

30、以牙还牙
解释

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拼读

yǐ yá huán yá

来源

‘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