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常听音乐的成语有哪些

admin
1、顿挫抑扬
解释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拼读

dùn cuò yì yáng

来源

但这是当时的风气,要激昂慷慨,顿挫抑扬,才能被称为好文章。 鲁迅《〈集外集〉序言》

2、曲高和寡
解释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拼读

qǔ gāo hè guǎ

来源

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曲高和寡呢!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篇》第五回

3、弦外之音
解释

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拼读

xián wài zhī yīn

来源

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那一句是弦外之音。 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4、巴人下里
解释

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拼读

bā rén xià lǐ

来源

张寅道:“晚生末学,‘巴人下里’之词只好涂饰闾里,怎敢陈于老太师山斗之下。” 《平山冷燕》第十七回

5、不知不觉
解释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拼读

bù zhī bù jué

来源

他的残忍和狠毒,时而不知不觉地在老人面前显露出来。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6、阳春白雪
解释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拼读

yáng chūn bái xuě

来源

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7、不绝如缕
解释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拼读

bù jué rú lǚ

来源

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8、朱弦三叹
解释

指称音乐的美妙。

拼读

zhū xián sān tàn

来源

清·查慎行《送陈泽州相国予告归》诗:“《流水》一弹真绝调,朱弦三叹有余音。”

9、周郎顾曲
解释

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拼读

zhōu láng gù qǔ

来源

谁谓周郎顾曲之场,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 清·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

10、郑卫之音
解释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拼读

zhèng wèi zhī yīn

来源

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语,郑卫之音,未尝一经于耳。 明·刘元卿《贤奕编·家闲》

11、正声雅音
解释

纯正优雅的音乐。

拼读

zhèng shēng yǎ yīn

来源

12、余音袅袅
解释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拼读

yú yīn niǎo niǎo

来源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那些声音又回来了,像一根根弦接连绷断,铮然作响后在寂静中余音袅袅。”

13、有板有眼
解释

板: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眼:戏曲中的拍子。指唱腔合乎节拍。亦指言语行事有节奏、有条理。

拼读

yǒu bǎn yǒu yǎn

来源

可是他很不争气,通知没来的那一天,他还有说有笑,有板有眼,一接到通知,就变了卦了。 方之《在泉边》

14、引商刻羽
解释

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拼读

yǐn shāng kè yǔ

来源

一个小小子走到鲍廷玺身边站着,拍着手,唱李太白《清平调》。真乃穿云裂石之声,引商刻羽之奏。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

15、一片宫商
解释

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拼读

yī piàn gōng shāng

来源

16、一倡三叹
解释

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拼读

yī chàng sān tàn

来源

《乐府诗集·周宗庙乐舞辞》:“一倡三叹,朱弦之声。”

17、一板三眼
解释

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拼读

yī bǎn sān yǎn

来源

他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一板三眼,十分清楚。

18、箫韶九成
解释

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拼读

xiāo sháo jiǔ chéng

来源

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说甚箫韶九成。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

19、五音六律
解释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拼读

wǔ yīn liù lǜ

来源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二回:“那些五音六律、南北九宫,箫管丝弦,无一不精。”

20、亡国之音
解释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拼读

wáng guó zhī yīn

来源

卿勿为亡国之音,使人悒悒。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林四娘》

21、亡国之声
解释

指淫靡的音乐。

拼读

wáng guó zhī shēng

来源

今也匹夫之徒,曾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 《孔子家语·辨乐解》

22、六马仰秣
解释

六马:古代天子驾车用六匹马;仰秣:马被琴声吸引,仰头欣赏。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

拼读

liù mǎ yǎng mò

来源

推此以论,百兽率舞,潭鱼出听,六马仰秣,不复疑矣。 汉·王充《论衡·率性》

23、丝竹管弦
解释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拼读

sī zhú guǎn xián

来源

丝竹管弦韵悠扬,歌喉宛转何清越。 李木庵《秧歌舞吟》诗?

24、桑间之音
解释

指淫靡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拼读

sāng jiān zhī yīn

来源

25、穷妙极巧
解释

形容极其美好。

拼读

qióng miào jí qiǎo

来源

峄阳之桐,殖颖岩摽,清泉润根,女萝被条,尔乃楚班制器,穷妙极巧。 唐·欧阳洵《艺文类聚·箜篌》

26、轻歌曼舞
解释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拼读

qīng gē màn wǔ

来源

梵呗圆音,竟将为轻歌曼舞所“加被”,岂不出于意表也哉。 鲁迅《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

27、绵延不绝
解释

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

拼读

mián yán bù jué

来源

我知道生命无处不在,我知道生命绵延不绝。 巴金《怀念·悼范兄》

28、南风不竞
解释

南风:南方的音乐;不竞:指乐音微弱。原指楚军战不能胜。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

拼读

nán fēng bù jìng

来源

不料近十年国威扫地,南风不竞,中原成游牧之场。 清·觉佛《女英雄》

29、靡靡之音
解释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拼读

mǐ mǐ zhī yīn

来源

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靡靡之音”。 闻一多《时代的歌手》

30、龙言凤语
解释

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拼读

lóng yán fèng yǔ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