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拼读yán ér wú xìn
来源老孙若不与你,恐人说我言而无信。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说话不讲信用。
拼读yán ér bù xìn
来源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拼读yán ér yǒu xìn
来源则要你言而有信,休担阁了少年人。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
指说了话不算数。
拼读zì shí qí yán
来源我若今日复出应诏,是自食其言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
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
拼读xìn yǐ wéi zhēn
来源宝玉又问他地名庄名,来往远近,坐落何方,刘老老便顺口诌了出来。宝玉信以为真。 清·曹雪琴《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拼读bàn xìn bàn yí
来源众人听了,也都半信半疑。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拼读áng shǒu shēn méi
来源随行逐队,则有持禄之讥;卬首信眉,则有出位之戒,是亦何荣之有哉! 宋朱熹《答汪尚书书》
指不完全相信。
拼读bàn xìn bù xìn
来源定半信不信,心中犹豫。 《三国演义》第八七回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拼读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来源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毛泽东《矛盾论》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拼读bèi yù fù xìn
来源我根本就没有料到,希特勒竟发狂到这样的地步,在一年以前就背义负信,开始去侵犯苏联。 郭沫若《笑早者,祸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拼读bèi xìn qì yì
来源背信弃义是插在我背上的一把尖刀。 曹禺《王昭君》第五幕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拼读shí yán ér féi
来源你们食言而肥,不承认这个原来答应承认的区域。 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议会》
指忘恩失信。
拼读bèi huì shí yán
来源盖不退师则背惠食言而曲在晋师。 宋·秦观《晁错论》
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拼读qì yì bèi xìn
来源说话轻率,缺少信用。
拼读qīng yán guǎ xìn
来源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拼读tān ér wú xìn
来源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6回:“楚王为人,贪而无信。”
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
拼读bǎi yuē bǎi pàn
来源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拼读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来源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拼读chū ěr fǎn ěr
来源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拼读yī zhǐ kōng wén
来源徒凭袁总统一纸空文,岂即肯拱手听命,就此安静么?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拼读tú tuō kōng yán
来源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光景是徒托空言罢?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拼读shǎng fá fēn míng
来源可见做上宪的人,又要赏罚分明,又要记性好,夫然后叫人心服。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五回
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拼读qīng nuò guǎ xìn
来源吾家非轻诺寡信。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
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拼读mò zhī wèi gān
来源可是墨汁未干,将军们即奉命作成消灭边区的军事计划。 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
拼读kǒu xuè wèi gān
来源口血未干,宋人背盟,寡人伐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
惠:恩惠。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
拼读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来源河间冯树柟,粗通笔札,落拓京师十余年,每遇机缘,辄无成就,干祈于人,率口惠而实不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