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拼读áng shǒu tǐng xiōng
来源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王之燕同志领头高呼起口号。 《上饶集中营·浩气长存》
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拼读yǒng guàn sān jūn
来源延伯单马入阵,旁若无人,勇冠三军。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兰记·法云寺》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拼读yī mǎ dāng xiān
来源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一马当先,继续猛冲猛攻。 姚雪垠《李自成》
一往:一直向前;无前:前面什么也挡不住。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拼读yī wǎng wú qián
来源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拼读yǒng wǎng zhí qián
来源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拼读wú suǒ wèi jù
来源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拼读hún shēn shì dǎn
来源武松浑身是胆,赤手空拳打死了凶猛的老虎。
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拼读shēn xiān shì zú
来源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拼读fèn bù gù shēn
来源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奋不顾身。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原指古代军队中先行开路和打头阵的将领。现比喻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
拼读kāi lù xiān fēng
来源在征服自然的工作里头,钻探队是披荆斩棘的开路先锋。 叶圣陶《友谊》
什么都不顾。
拼读bù gù yī qiè
来源我闭上眼睛,不顾一切的向着他手里的刀迎上去。 巴金《长生塔·塔的秘密》
不畏惧艰难险阻。
拼读bù bì jiān xiǎn
来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如此幼女,既能不避艰险,替母报仇,又肯尽孝。”
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拼读lǚ xiǎn rú yí
来源愿你福星高照,履险如夷。 欧阳山《苦斗》四十九
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拼读qián fù hòu jì
来源波涛汹涌的海浪,奔腾着,咆哮着,没有尽头。
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拼读qián pū hòu jì
来源前仆后继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 清·秋瑾《吊吴烈士樾》
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拼读jiē gān ér qǐ
来源一时各路人马,揭竿而起,不分昼夜,兼水路纷纷入鄂。 白先勇《梁父吟》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拼读tǐng shēn ér chū
来源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拼读máo suí zì jiàn
来源我作毛遂自荐,居然被校长核准了。这样才勉强捱过难关。 邹韬奋《经历·深挚的友谊》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拼读yī gǔ zuò qì
来源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余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原意是说,我还有余力可卖,谁要就可以来买。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拼读yú yǒng kě gǔ
来源其在过渡以后,达于彼举,踌躇满志,其有余勇可贾与否,亦难料也。 清·梁启超《过渡时代论》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拼读jiàn yì yǒng wéi
来源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拼读yì wú fǎn gù
来源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图报,义无反顾。 华而实《汉衣冠》二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拼读pò fǔ chén zhōu
来源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扫除重重障碍,克服各种困难。
拼读pái chú wàn nán
来源总是主动挑起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兢兢业业,排除万难去圆满完成。 邓小平《悼伯承》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拼读mǎ gé guǒ shī
来源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杵休重说。 宋·辛弃疾《满江红》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拼读xiáng lóng fú hǔ
来源降龙伏虎似平常,斩将封为斗木豸。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
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拼读shā dí zhì guǒ
来源要知道这种举动,和战士在战争时的杀敌致果,功罪是绝对相反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拼读qún wēi qún dǎn
来源他们紧密配合,群威群胆,迅速完成这项工作。
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拼读wàn fū bù dāng zhī yǒng
来源你的万夫不当之勇,就这样被一两个阴险的奸贼葬送了! 郭沫若《孔雀胆》第四幕
过了五个关口,斩了六员大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拼读guò wǔ guān,zhǎn liù jiàng
来源常言道: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比过五关,斩六将都难。 王玲群《黑网下的星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