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拼读lǐ yí zhī bāng
来源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拼读jǔ bù fāng xíng
来源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拼读wǔ tǐ tóu dì
来源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拼读xīn dào shén zhī
来源心到神知,不必过多注重礼节。
指轻佻浮薄,不知礼仪。
拼读qīng báo wú lǐ
来源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拼读bì yě zhèng míng
来源必也正名,各司其局,古人所守,某敢忘之? 宋·王谠《唐语林·方正》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拼读cì máo shòu tǔ
来源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拼读hù wéi biǎo lǐ
来源稽颡: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指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向来吊唁的宾客哭拜,以致谢忱。
拼读qǐ xuè qǐ sāng
来源虽然讣闻上说过“寝苫枕块”,“泣血稽颡”的话,但是他们整天躲在灵帏里,既不需要哭,又不必出来答礼。 巴金《家》
原指降低尊贵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礼仪。现用来形容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职位或人。
拼读qū zūn jiù bēi
来源一身周旋四后,夜以继日,挨次烝淫,妇人家水性杨花,乐得屈尊就卑,共图欢乐。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三十二回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拼读shí lǐ zhī shū
来源指通诗书,懂礼仪。
拼读tōng shū dá lǐ
来源指有学问懂礼仪。
拼读tōng wén dá lǐ
来源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拼读yī guàn lǐ lè
来源宋·范仲淹《上张右丞书》:“生四民中,识书学文为衣冠礼乐之士,研精覃思,粗闻圣人之道。”
指烦琐的礼仪。
拼读rù lǐ fán yí
来源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名义或官职。任命为宰相,封为列侯。形容成就功名,官至极品。
拼读bài xiàng fēng hóu
来源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拜相封侯,位极人臣,饮水思源,亦不能不感激曾国藩。”
拱、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报拳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恳求的样子。
拼读dǎ gōng zuō yī
来源宝玉见他这样,还认作是昨日晌午的事,那知晚间的这件公案,还打躬作揖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拼读píng qǐ píng zuò
来源其中很有几个体面的人,平时也到过府里,同万太尊平起平坐的,如今却被差役们拉住了辫子。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
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拼读fén xiāng lǐ bài
来源却说玄德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拼读cóng róng bù pò
来源这些人从容不迫地叩了头,花费了半点钟以上的时间。 巴金《家》十五
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拼读kē tóu lǐ bài
来源乜宁礼再三央人,磕头礼拜,他舅恨极,发誓再不上他的门。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3回
磕、撞:碰。跑在地上叩头行礼。也指用头顶撞他人,表明不肯善罢干休。也形容由于人多,人与人之间相互拥挤碰撞。
拼读kē tóu zhuàng nǎo
来源那些僧越加悚惧,磕头撞脑,各顾性命,通跑净了。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
拼读lǐ duō rén bù guài
来源礼多人不怪,多烧香总比少烧香的好。
一再作揖行礼。
拼读pú pú jí bài
来源他只管那样仆仆亟拜,我这里一点不知,彼有所施,我无所受,徒然对了那木头牌子去拜,何苦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第四二回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拼读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来源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拼读bēi gōng qū xī
来源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肩挨肩,背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拼读āi jiān cā bèi
来源引惹得那楼下看灯的人,挨肩擦背,仰望上瞧。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
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拼读rén shān rén hǎi
来源节日的公园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拼读xī xī rǎng rǎng
来源共青团员都打扮成去远足的样子,每人提了个提包,有的是挂包,熙熙攘攘的会集在厂里的球场上。 茹志娟《新当选的团支书》
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拼读fēng yōng ér zhì
来源该处七哨匪徒,不下数十万人,每聚众时,用牛角一吹,无不蜂拥而至。 清·林则徐《筹办永昌哨匪起程日期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