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拼读huáng huáng bù ān
来源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拼读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来源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诚惶诚恐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 郭沫若《北伐途中》二十一
怛:畏惧,恐惧。指因害怕而变脸色。
拼读dá rán shī sè
来源太守怛然失色,左右皆大惊。 清·邵长蘅《黄烈妇传》
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拼读dà jīng shī sè
来源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 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拼读dān jīng shòu pà
来源担惊受怕的一晚,就是我生平最甜蜜的一天。 欧阳予情《屏风后》
裂:破裂。魂:魂灵、神志。胆也破了,魂也飞了。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拼读dǎn liè hún fēi
来源她被吓得胆裂魂飞了。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拼读dǎn zhàn xīn hán
来源诸将见李逵等杀了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拼读dǎn zhàn xīn jīng
来源三藏见说,又胆战心惊,不敢举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三回
形容十分害怕。
拼读gǔ hán máo shù
来源他被吓得骨寒毛竖
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拼读hài rén tīng wén
来源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
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拼读hán máo zhuó shù
来源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拼读hàn bù gǎn chū
来源在中国,从道士听说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鲁迅《文学与出汗》
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拼读hún fēi pò sàn
来源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声,二人唬得魂飞魄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五回
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拼读huáng kǒng bù ān
来源他终日感到惶恐不安。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拼读tí xīn diào dǎn
来源但他们往往遭农会严厉拒绝,所以他们总是悬心吊胆地过日子。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拼读hán xīn suān bí
来源有识之士,莫不为足下寒心酸鼻。 汉·桓谭《新论·琴道第一六》
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拼读máo gǔ sǒng rán
来源淑英看得毛骨悚然,淑华看得怒气冲天。 巴金《春》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拼读zhàn zhàn jīng jīng
来源那小孩战战兢兢地走着,唯恐摔倒。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拼读bù hán ér lì
来源岂果脂粉之气,不势而威?胡乃肮脏之身,不寒而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拼读xīn yǒu yú jì
来源事情过去好几天了,至今他仍然还心有余悸。
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拼读wàng ér shēng wèi
来源加上他那黑而峻厉的面孔,颇使我望而生畏。 孙犁《远的怀念》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拼读zhuì zhuì bù ān
来源大家都认为这是震南村第一个大灾难,愁眉苦脸,惴惴不安。 欧阳山《苦斗》六七
惊恐: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拼读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来源大家定睛看时,原来是一群野雉,象是大敌袭来,惊恐万状地向南飞去。 曲波《林海雪原》三十四
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同“汗流浃背”。
拼读hàn liú jiā bèi
来源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
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拼读tán hǔ sè biàn
来源有光生长穷乡,谈虎色变,安能默然而已。 明·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
恐:害怕;慌:惊慌;状:情状。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拼读kǒng huāng wàn zhuàng
来源东西两线敌军,恐慌万状,急于逃命。 毛泽东《解放平壤的两则电讯》
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拼读lì lì wēi jù
来源夫以我一人所遭之无依著若此。而带累妻子,举世行乎栗栗危惧之涂,吾能无缺然哉!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
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拼读zhāng kǒu jié shé
来源凶手感到这声音象是一个铁棒击打在他的头上,他转头一看,大惊失措,张口结舌。 曲波《林海雪原》二十八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拼读niǎn shén niǎn guǐ
来源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拼读jìn ruò hán chán
来源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