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能力一样的成语

admin
1、平分秋色
解释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拼读

píng fēn qiū sè

来源

这场足球赛,两队势均力敌,平分秋色,最后以1:1握手言和。

2、半斤八两
解释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拼读

bàn jīn bā liǎng

来源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七回

3、破破烂烂
解释

破旧霉烂。

拼读

pò pò làn làn

来源

这街道虽然也破破烂烂,但比石圪节多了许多铺子门面,看起来像个城镇的街道。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十章

4、并驾齐驱
解释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拼读

bìng jià qí qū

来源

若让我估量这本书的总价值,我以为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是可以并驾齐驱的。 朱自清《歧路灯》

5、你追我赶
解释

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拼读

nǐ zhuī wǒ gǎn

来源

他们你追我赶,捷报频传。

6、逐鹿中原
解释

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拼读

zhú lù zhōng yuán

来源

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互为觭角,逐鹿中原,机动歼敌。 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

7、鼎足之势
解释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拼读

dǐng zú zhī shì

来源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四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8、你死我活
解释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双方斗争非常激烈。

拼读

nǐ sǐ wǒ huó

来源

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

9、龙争虎斗
解释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拼读

lóng zhēng hǔ dòu

来源

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

10、伯仲之间
解释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拼读

bó zhòng zhī jiān

来源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唐·杜甫《咏怀古迹》诗

11、一时伯仲
解释

指两人水准才能难分高下。伯仲,指兄弟。

拼读

yī shí bó zhòng

来源

12、鹿死谁手
解释

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拼读

lù sǐ shuí shǒu

来源

古人把争天下比做“逐鹿中原”。也只有稳据中原,才能定鹿死谁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13、决一雌雄
解释

雌雄:比喻高低、胜负。指较量一下胜败高低。

拼读

jué yī cí xióng

来源

吾与汝决一雌雄,汝若能胜,吾誓不为大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14、雌雄未决
解释

比喻胜负未定。

拼读

cí xióng wèi jué

来源

15、五雀六燕
解释

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

拼读

wǔ què liù yàn

来源

当持五雀六燕之匀衡。 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和议》

16、二一添作五
解释

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拼读

èr yī tiān zuò wǔ

来源

当下三人定了主见,就招人盘受,不多几天,交易都算清了,自然都是二一添作五的分了。 清·吴研人《九命奇冤》第二回

17、二者必取其一
解释

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拼读

èr zhě bì qǔ qí yī

来源

18、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解释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拼读

èr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

来源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我们收拾残局吧!

19、棋逢对手
解释

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拼读

qí féng duì shǒu

来源

他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四回

20、不分伯仲
解释

分不出第一第二。

拼读

bù fēn bó zhòng

来源

两位追求者的才学、家世都一样优秀,不分伯仲,让她不知如何抉择。

21、八斗之才
解释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拼读

bā dǒu zhī cái

来源

乃归来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愈弱冠耳。怀八斗之才,饮万斛之恨。 清·梁起超《饮冰室诗话·二四》

22、三头六臂
解释

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拼读

sān tóu liù bì

来源

吕岳在金眼驼上,现出三头六臂,大显神通。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九回

23、力能扛鼎
解释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拼读

lì néng gāng dǐng

来源

昔人评米元晖画云:虎儿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清·顾复《平生壮观·米芾》

24、呼风唤雨
解释

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也可形容反动势力猖獗。

拼读

hū fēng huàn yǔ

来源

兄弟,你真是玛志尼一流人物,天生成呼风唤雨,搅得一国的原动力的了。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