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拼读chàng suǒ yù yán
来源还有一种坏处,是一做教员,未免有顾忌;教授有教授的架子,不能畅所欲言。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
和:连同。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拼读hé pán tuō chū
来源现在除非把这事和盘托出,再添上些枝叶,或者可以激怒于他,稍助一臂之力。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拼读yán bù jìn yì
来源病中作词一阙,调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言不尽意。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拼读gè shū jǐ jiàn
来源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
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拼读chū kǒu chéng zhāng
来源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试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①犹不理不睬。②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拼读bù chǒu bù cǎi
来源兴哥上路,心中只想着浑家,整日的不偢不倸。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指不理睬。
拼读bù jiū bù cǎi
来源指不理睬。
拼读bù chǒu bù cǎi
来源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拼读dài lǐ bù lǐ
来源曾朴《孽海花》第11回:“尚秋却待理不理的,点了一点头。”
捷径:近道;窘步:因行走太急而感到困难。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用的简便的速成办法,其结果并不理想。
拼读jié jìng jiǒng bù
来源愿诸弟子守其师说,有所恢弘,以就其业,毋捷径窘步为也。 清·章炳麟《黄侃论学杂著序》
夸诞:虚夸荒唐;惑:疑惑。指言语不实,使人产生疑问或不理解。
拼读kuā dàn shēng huò
来源茫然:无所知的样子。一无所知,不理解。
拼读máng rán bù jiě
来源十句不过懂得三句,其余都茫然不解。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六章
惑,迷惑;解:理解。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拼读dà huò bù jiě
来源母疑涉妄,然窥女无他,大惑不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土偶》
指脸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处不合,各不照面。
拼读miàn běi méi nán
来源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俺那崔氏女正红愁绿惨,你个张君瑞待面北眉南。”
很冷淡地看待。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拼读mò rán shì zhī
来源即或号召名义,彼善于此,国人皆漠然视之,所谓春秋无义战也。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五回
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拼读mò rán zhì zhī
来源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指有名士习气,不理事务。
拼读qí cáo bù jì mǎ
来源为人处世的道理。
拼读rén qíng shì gù
来源我说你到底没有经练,所以这些人情世故一点也不懂。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拼读shì ér bù jiàn
来源视而不见,谓合道于希夷。 唐·韩愈《明水赋》
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
拼读shì ér fú jiàn,tīng ér fú wén
来源看到人淹没在水里而不拉他一把。比喻见到人处于危险境地而置之不理。
拼读shì nì bù yuán
来源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
拼读tīng ér wú wén,shì ér wú jiàn
来源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假做不知。
拼读tuī lóng zuò yǎ
来源见相识免不的推聋做哑,见姨夫使不的俐齿伶牙。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斗鹌鹑·劝人收心>》曲
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丝毫不在意。
拼读háo bù guān xīn
来源林海音《晚晴》:“他竟变得对桥牌毫不关心了。”
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拼读wú dòng yú zhōng
来源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强:勉强。小孩子对事物并不理解却强作解释。比喻对事物并无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却一味以自己的意愿曲解这一事物。
拼读xiǎo ér qiǎng jiě shì
来源指对他人的讥讽置之不理。
拼读xiào mà cóng rǔ
来源走我自己的路,笑骂从汝吧。
很多人一起反对、指责。
拼读qún qǐ gōng jī
来源对于这种坏人坏事,我们要群起攻击。
之:代词,它。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形容毫不关心。
拼读zhì zhī bù lùn
来源虽说激将,难道置之不论?帝师不必亲临,只须青白炁丸儿,找取首级来便是。(清·吕熊《女仙外史》第九十回)
之:代词,它;弗:不。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形容毫不关心。
拼读zhì zhī fú lùn
来源鬼神之事,难言之矣,只得姑且置之弗论。(鲁迅《朝花夕拾·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