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拼读néng yán shàn biàn
来源而且伶牙俐齿,能言善辩。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拼读tāo tāo bù jué
来源斡离不得汪豹献了李刘隘口,无人阻当,滔滔不绝,把十万大兵尽数渡了黄河。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
利口:锋利的口才。形容能言善辩。
拼读lì kǒu biàn jǐ
来源你这不过是利口辩给,强词夺理罢了。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一回
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
拼读dà fā yì lùn
来源他总喜欢在别人面前大发议论。
指善辩的口才,犀利的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拼读biàn kǒu lì cí
来源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拼读zhù tuó zhī nìng
来源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拼读néng yán kuài yǔ
来源今日我苏轼枉了能言快语,又向那处伸冤?岂不苦哉!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十卷
雄:强有力的;高:大而广。大发议论,长于说理。形容能言善辩。
拼读xióng biàn gāo tán
来源却说安老爷的话,一层逼近一层,引得个邓九公雄辩高谈,真情毕露。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
拼读yán lèi xuán hé
来源喋喋:形容说话多。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拼读lì kǒu dié dié
来源利口:锋利的口才;巧辞:善于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拼读lì kǒu qiǎo cí
来源表示浑身都有能言善辩的嘴。
拼读hún shēn shì kǒu
来源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拼读biàn kǒu lì cí
来源资质聪颖,口才犀利。
拼读huì xīn miào shé
来源虽具慧心妙舌,然此体亦不必效颦也。 清·徐轨《词苑丛谈·董文友以七字为韵》
比喻唠叨、多嘴。
拼读bǎi shé zhī shēng
来源挑拔是非。
拼读bān chún dì shé
来源不似你这个两闲白面,搬唇递舌的歹弟子孩儿。 《古今杂剧·翠红乡儿女两团圆》
①挑拨是非。②卖弄口才。
拼读bān chún nòng shé
来源你们念书人底能干只会在女人面前搬唇弄舌罢。 许地山《海底孤星》
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
拼读bān kǒu nòng shé
来源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拼读bèn zuǐ bèn shé
来源我怎么会变得笨嘴笨舌呢?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拼读bèn zuǐ zhuō shé
来源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嘴拙舌的大老粗,真说不过他。 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
犹言甕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拼读bì kǒu bǔ shé
来源闭口捕舌岂容遁,排山压卵孰与争。 清·钱谦益《送马巽傅归会稽》诗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拼读bì kǒu cáng shé
来源道成之后,闭口藏舌,何用管人间如许闲事。 宋·楼钥《攻媿集·跋徐神翁真迹》卷七十二
闭着嘴不说话。犹言闭口藏舌。
拼读bì kǒu jié shé
来源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口舌。
拼读cái xīn lòu shé
来源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拼读cháng shé zhī fù
来源苟为妻而贤,何用言矣。亦足以戒长舌之妇。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杜子春》
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拼读chēng mù jié shé
来源他问每个同学的时候,别的同学也不得不倾耳静听,注意前后情节的线索,否则突然问到,便不免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邹韬奋《经历》
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小人。鸱鸮卖弄口舌。比喻小人拨弄是非,得以逞强。
拼读chī xiāo nòng shé
来源指刚者易折,柔者难毁。
拼读chǐ bì shé cún
来源齿弊舌存,含垢藏疾。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指年老掉齿,说话不清楚。
拼读chǐ luò shé dùn
来源亡:脱落,不存在。牙齿都掉了,舌头还存在。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柔软的常能保全。
拼读chǐ wáng shé cún
来源你不了解齿亡舌存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