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昂:大模大样地。形容目中无人,十分傲慢的样子。
拼读áng áng bù dòng
来源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拼读ào màn bù xùn
来源我们对人千万不能傲慢不逊。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拼读ào nì zì ruò
来源简雍在城下唤门。(刘)璋令开门接入。雍坐在车中,傲睨自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
傲世:傲视当世;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拼读ào shì qīng wù
来源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拼读bái yǎn xiāng kàn
来源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拼读bí kǒng cháo tiān
来源[李嵩平]平常那种鼻孔朝天的凌人盛气,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花城》1981年第3期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拼读bí kǒng liáo tiān
来源指轻视;看不起。
拼读bǐ yí bù xiè
来源他小学校里的先生老觉得傅聚卿这孩子跟梢瞟着自己在表示鄙夷不屑。 钱锤书《猫》
偏废:侧重一方,忽略另一方。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拼读bù kě piān fèi
来源能读书,才必博;能养气,量必宏,二者不可偏废。 清·汇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拼读liè liè hōng hōng
来源大武汉的保卫战有时确实烈烈轰轰过一阵。 郭沫若《洪波曲》第12章
堤坝因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
拼读dī kuì yǐ kǒng
来源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忠传》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拼读fēi yáng bá hù
来源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唐·杜甫《赠李白》诗
看不起别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拼读jiāo ào zì mǎn
来源你得知道我并不是一个骄傲自满的人。 巴金《短简·病》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自中无人。
拼读kuáng wàng zì dà
来源我们要谦虚谨慎,不能狂妄自大。
指重视,看得起。
拼读fàng zài yǎn lǐ
来源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拼读mù kōng yī qiè
来源但他恃著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
拼读mù kōng yī shì
来源但以余之生平负其气节文章,目空一世,即谈理家有不合者,辄争急辨岳岳,不为之屈。 清·归庄《陆道思辨录集》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拼读kuài kǒu zhí cháng
来源宏甫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不顾人有忤者。 明·焦竑《李氏焚书序》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无人”。
拼读mù kōng yú zǐ
来源下尘:佛家语,凡尘,尘世,比喻地位低下者。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态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
拼读mù wú xià chén
来源一帆风顺不晓得收敛,忘了日月盈亏这个大道理,在皇上跟前卖弄学问,脾视同僚目无下尘,垮台只是早晚的事。 二月河《乾隆皇帝》八
孤:孤僻。指孤僻清高,自命不凡。
拼读gū gāo zì xǔ
来源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拼读mù wú yú zǐ
来源听他口气,已是目无余子。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
余子:其他的人。指其他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
拼读yú zǐ lù lù
来源仆尝谓六朝无诗,陶公有诗趣,谢公有诗料,余子碌碌,无足观者。 明·袁宏道《与李龙湖书》
览:看。一眼望去,事物就都收入眼底。
拼读yī lǎn ér jìn
来源赵辛楣和鸿渐拉拉手,傲兀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一下,好像鸿渐是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读本。 钱钟书《围城》第三章
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拼读shèng qì líng rén
来源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原为佛家语,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
拼读wéi wǒ dú zūn
来源孤家看来,朝里朝外,唯我独尊。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
原为佛家语,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同“唯我独尊”。
拼读wéi wú dú zūn
来源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见。
拼读yǎn kōng sì hǎi
来源谁要说五老爷情性总是眼空四海,目中无人。 《小五义》第112回
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拼读yè láng zì dà
来源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
置:放,摆;若:好象;罔:没有。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拼读zhì ruò wǎng wén
来源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置若罔闻,独有宝玉置若罔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