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非对即错的成语

admin
1、白黑分明
解释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拼读

bái hēi fēn míng

来源

经过辩论,事情谁是谁非,已经白黑分明。

2、不教而杀
解释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拼读

bù jiào ér shā

来源

对待犯错误的人应当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针,而不应该不教而杀。

3、不平则鸣
解释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拼读

bù píng zé míng

来源

“不平则鸣”,看看现时的情况,难怪学生们厉声疾呼——革命、救国。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

4、陈规陋习
解释

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拼读

chén guī lòu xí

来源

陈规陋习必须破除,否则就不能发展。

5、城下之盟
解释

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拼读

chéng xià zhī méng

来源

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城下之盟哉。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

6、厚此薄彼
解释

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拼读

hòu cǐ bó bǐ

来源

张树声出身淮军,对边军支援,厚此薄彼,已经有许多人说过话。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7、不习水土
解释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拼读

bù xí shuǐ tǔ

来源

他来到南方,有些不习水土。

8、不合时宜
解释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拼读

bù hé shí yí

来源

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9、不知轻重
解释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拼读

bù zhī qīng zhòng

来源

婆子们不知轻重,说是这两日有些病,恐不能就好,到这里问大夫。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九回

10、不知深浅
解释

原意是不知道水的深浅。后多用以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拼读

bù zhī shēn qiǎn

来源

这和尚不知深浅,那三个魔头,神通广大得紧哩!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11、疗疮剜肉
解释

挖身上的肉来医治伤口。比喻只顾眼前,不考虑后果。

拼读

liáo chuāng wān ròu

来源

疗疮剜肉的做法太愚昧。

12、好高骛远
解释

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拼读

hào gāo wù yuǎn

来源

但是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 秦牧《画蛋·练功》

13、不为已甚
解释

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拼读

bù wéi yǐ shèn

来源

那家人听了,倒道南令本不为已甚,不过大吏过严罢了。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六回

14、方枘圆凿
解释

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拼读

fāng ruì yuán záo

来源

方枘圆凿匪所用,顾者却避多猜嫌。 清·金农《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

15、北辕适楚
解释

北辕:车子向北行驶;适:到。楚在南方,赶着车往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拼读

běi yuán shì chǔ

来源

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 唐·白居易《新乐府·立部伎》

16、扞格不入
解释

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拼读

hàn gé bù rù

来源

17、寸长尺短
解释

比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

拼读

cùn cháng chǐ duǎn

来源

能精善用,虽寸长尺短,亦可成名。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

18、钩心斗角
解释

心:宫室中心;角:檐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拼读

gōu xīn dòu jiǎo

来源

但他人谁会想到他为了争一点无聊的名声,竟肯如此钩心斗角,无所不至呢。 鲁迅《两地书》十五

19、夫贵妻荣
解释

荣:草木茂盛,比喻兴盛显达。指丈夫作了官,妻子也随之尊贵。

拼读

fū guì qī róng

来源

三女明婚鸾谐凤合,一人暗卜夫贵妻荣。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十回

20、不义之财
解释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拼读

bù yì zhī cái

来源

这不义之财,犬豕不顾,谁人要你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

21、措置乖方
解释

措置:布置安排;乖方:不合条理。指安排处置不合理。

拼读

cuò zhì guāi fāng

来源

22、措置有方
解释

措置:布置安排;方:方法,条理。安排布置很有条理。

拼读

cuò zhì yǒu fāng

来源

23、大而无当
解释

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拼读

dà ér wú dàng

来源

要而言之,《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实在的是大而无当的书,可供陈列而不适于实用的。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

24、不经之谈
解释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拼读

bù jīng zhī tán

来源

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

25、三差五错
解释

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拼读

sān chā wǔ cuò

来源

谁都避免不了有三差五错。

26、歧路亡羊
解释

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拼读

qí lù wáng yáng

来源

而诸儒之言,故为纠纷,徒俾歧路亡羊。总以此等区处,一字不审,则入迷津。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三

27、鲁鱼亥豕
解释

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拼读

lǔ yú hài shǐ

来源

因取历朝著录,略其鲁鱼亥豕之细,而特以部次条别,疏通伦类,考其得失之故,而为之校雠。 清·章学诚《校雠通义》

28、鲁鱼帝虎
解释

指文字传抄错误。

拼读

lǔ yú dì hǔ

来源

较之西域元文,已经三易。其中舛讹,不但鲁鱼帝虎而已。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第14卷

29、来历不明
解释

来历:由来。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拼读

lái lì bù míng

来源

一时错把她认作了一个来历不明之人,加上一番防范。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30、毫厘千里
解释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拼读

háo lí qiān lǐ

来源

若认此法便可超凡入圣,岂非毫厘千里之谬!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