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拼读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来源我就是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拼读jīng shén huàn fā
来源在故乡,我到处都可以看到那种久经战争锻炼的、在任何时候都是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勇往直前的人们。 峻青《故乡杂记》
色:脸色。形容人得意兴奋的样子。
拼读méi fēi sè wǔ
来源譬如“郭巨埋儿”,无论如何总难以画到引得孩子眉飞色舞,自愿躺到坑里去。 鲁迅《朝花夕拾·后记》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拼读bó rán dà nù
来源周瑜听罢,勃然大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拼读fēng dù piān piān
来源他西装革履,风度翩翩。
苍苍:灰白色。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
拼读bái fà cāng cāng
来源白发苍苍的李四光硖硖眼睛,笑了一笑。 徐迟《地质之光》
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
拼读jīng shén dǒu sǒu
来源我则见玳筵前摆列着英雄辈,一个个精神抖擞。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意志和气慨像风一样强烈。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拼读yì qì fēng fā
来源伟大的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建设自己的祖国。
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拼读chūn fēng dé yì
来源在这些“伸手”派心目中,新社会也不过是一个猎场,可以任由他们在其中践踏一切,呼朋引类,春风得意,纵马狩猎。 秦牧《手莫伸》
满脸洋溢着喜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欣喜、满脸和悦的神态。
拼读xiào róng mǎn miàn
来源那姓焦的心上虽然焦躁,看着秋谷笑容满面的好好和他讲话,便也发作不出来。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三十九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拼读hé ǎi kě qīn
来源假若有人愿意来看他,他是个顶和蔼可亲的人。 老舍《四世同堂》二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拼读yī mǎ dāng xiān
来源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一马当先,继续猛冲猛攻。 姚雪垠《李自成》
夫:人。当:抵挡。上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人非常勇猛。亦作“万夫莫当”。
拼读wàn fū bù dāng
来源俺左良玉立功边寨,万夫不当,也是天下一个好健儿。 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
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拼读wú suǒ wèi jù
来源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拼读qì chōng niú dǒu
来源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气冲牛斗,举青龙刀望忠便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霄汉:指天空。形容魄力非常大。
拼读qì chōng xiāo hàn
来源白玉堂一看,却是蒋平穿着水靠,不由得气冲霄汉。(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五十七回)
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拼读qì zhuàng shān hé
来源又听到了你的朴朴实实、气壮山河的言谈了。 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第四章
气宇:指人的仪表、风度;轩昂:精神饱满的样子。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拼读qì yǔ xuān áng
来源庄绍光见萧昊轩气宇轩昂,不同流俗,也就着实亲近。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拼读qì tūn shān hé
来源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拼读zhèng qì lǐn rán
来源龙:高大的马,古称八尺以上的马为龙;骧:马高扬着头的样子。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拼读lóng xiāng hǔ bù
来源公龙骧虎步,啸咤风云。 《宋书·高祖纪》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拼读bǎi zhàn bǎi shèng
来源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宋·苏轼《留侯论》
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拼读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来源头一晚醉得倒下马来,第二天照样冲锋陷阵。不能喝酒,还能当军人吗? 白先勇《岁除》
英姿:英勇威武姿态;焕发:光彩四射。形容英俊威武的样子。
拼读yīng zī huàn fā
来源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拼读fèn bù gù shēn
来源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奋不顾身。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鼓起勇气,赶在最前面。
拼读fèn yǒng dāng xiān
来源更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恃对垒。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拼读dǐng tiān lì dì
来源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顶天立地的柱石。 郭沫若《屈原》第三幕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拼读áng shǒu tǐng xiōng
来源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王之燕同志领头高呼起口号。 《上饶集中营·浩气长存》
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拼读áng shǒu kuò bù
来源他还是昂首阔步,爱理不理。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
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拼读fù tāng dǎo huǒ
来源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