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势力均衡的成语

admin
1、势均力敌
解释

均:平;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拼读

shì jūn lì dí

来源

这场比赛对阵的双方势均力敌,最终以平局收场。

2、不分伯仲
解释

分不出第一第二。

拼读

bù fēn bó zhòng

来源

两位追求者的才学、家世都一样优秀,不分伯仲,让她不知如何抉择。

3、不避艰险
解释

不畏惧艰难险阻。

拼读

bù bì jiān xiǎn

来源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如此幼女,既能不避艰险,替母报仇,又肯尽孝。”

4、赴汤蹈火
解释

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拼读

fù tāng dǎo huǒ

来源

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5、视死如归
解释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拼读

shì sǐ rú guī

来源

我们已经是视死如归,我们大踏步地走着我们的大路。 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诗

6、冲锋陷阵
解释

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拼读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来源

头一晚醉得倒下马来,第二天照样冲锋陷阵。不能喝酒,还能当军人吗? 白先勇《岁除》

7、粉身碎骨
解释

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拼读

fěn shēn suì gǔ

来源

如果战争狂人胆敢轻举妄动,发动战争,结果必然会被压在大山底下,弄得粉身碎骨。 杨朔《东风第一枝》

8、出生入死
解释

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拼读

chū shēng rù sǐ

来源

这一层,不烦圣虑,他们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何况国家如此,不至于还闹义气。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9、奋不顾身
解释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拼读

fèn bù gù shēn

来源

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奋不顾身。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10、肝脑涂地
解释

涂地:涂抹在地上。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拼读

gān nǎo tú dì

来源

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11、贪生怕死
解释

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拼读

tān shēng pà sǐ

来源

他们没有一个贪生怕死而逃跑的,他们知道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 曲波《林海雪原》二

12、违法乱纪
解释

违犯法令,破坏纲纪。

拼读

wéi fǎ luàn jì

来源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地地道道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违法乱纪事件。 任斌武《无声的浩歌》

13、无根无蒂
解释

蒂: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比喻没有依靠,没有牵累。

拼读

wú gēn wú dì

来源

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 鲁迅《书信集·致魏猛克》

14、无毁无誉
解释

既无毁谤,也无称誉。形容很平常。

拼读

wú huǐ wú yù

来源

将以乡党自好,无毁无誉者为完人乎?则趼人怒目翕张,不屑为也。 鲁迅《小说旧闻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5、没完没了
解释

无穷尽。

拼读

méi wán méi liǎo

来源

他总是没完没了地缠着我。

16、无旧无新
解释

不分是旧交还是新交。

拼读

wú jiù wú xīn

来源

周公摄政,听言下贤,均权布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申屠刚传》

17、无咎无誉
解释

咎:过失;誉:称扬、赞美。既没有错误,也没有功绩。比喻工作表现一般。

拼读

wú jiù wú yù

来源

邓张作傅,无咎无誉。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彪张禹传赞》

18、无拘无束
解释

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拼读

wú jū wú shù

来源

他放开缰绳,任由枣红马无拘无束和驰骋。

19、无可无不可
解释

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拼读

wú kě wú bù kě

来源

薛姨妈是个无可无不可的人,倒还易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2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解释

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拼读

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来源

缺乏生活知识,任何有艺术技巧的人也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秦牧《<艺海拾贝>跋》

21、无往不利
解释

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指处处行得通,办得好。

拼读

wú wǎng bù lì

来源

贫道今日幸把些尘垢全都拭净,此后是皓月当空,一无渣滓,诸位才女定是无往不利。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22、后悔不及
解释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拼读

hòu huǐ bù jí

来源

及至说出口来,一觉着自己这句不好意思,一时后悔不及。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

23、把薪助火
解释

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拼读

bǎ xīn zhù huǒ

来源

24、于事无补
解释

对事情毫无补益。

拼读

yú shì wú bǔ

来源

大错已经铸成,你再责备他也于事无补。

25、绝薪止火
解释

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拼读

jué xīn zhǐ huǒ

来源

26、扬汤止沸
解释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拼读

yáng tāng zhǐ fèi

来源

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之痛,胜于养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27、救火投薪
解释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拼读

jiù huò tóu xīn

来源

28、抱薪救火
解释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拼读

bào xīn jiù huǒ

来源

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抱薪救火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29、厝火积薪
解释

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拼读

cuò huǒ jī xīn

来源

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厝火积薪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30、独一无二
解释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拼读

dú yī wú èr

来源

赢了钱,便大把的赏人;输了钱,无论上千上万,从不兴皱眉头:真要算得独一无二的好赌品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