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拼读jìn tuì wéi gǔ
来源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错:错开;处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拼读bù zhī suǒ cuò
来源巴金《秋》十四:“他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身子微微发颤。”
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拼读jīng huāng shī cuò
来源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拼读qí hǔ nán xià
来源本月三日抛出的一百万公债,都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干到那里是那里了! 茅盾《子夜》十
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拼读zuǒ yòu wéi nán
来源千思万想,左右为难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拼读bù shàng bù xià
来源我却总是既不安乐,也不灭亡地不上不下地生活下来,都不能副任何一面的期望。 鲁迅《死后》
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拼读yù bà bù néng
来源设或命运坎坷,从中别生枝节,拖延日久,虽要将就了事,欲罢不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
拼读kū xiào bù dé
来源否则咬着了辣椒,哭笑不得的时候,我不能负责。 鲁迅《伪自由书·止哭文学》
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
拼读tí xiào jiē fēi
来源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拼读bàn gān bù gà
来源其所引援,皆是半间不界无状之人,弄得天下之事日入于昏乱。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29卷
万般:极其、非常;无奈:无可奈何。不得已,实在没办法。
拼读wàn bān wú nài
来源万般无奈,韩太太向命运屈服了,到底走了那条过去连想都没想到的路。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十三章
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拼读shǒu máng jiǎo luàn
来源諕的我手忙脚乱紧收拾。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拼读dǎn xiǎo pà shì
来源他一向都是胆小怕事。
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拼读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bā diàn
来源我们来到一个前不巴村,后不巴店的地方露营。
说死没死,说活未活。形容没有生气或处境尴尬。
拼读bù sǐ bù huó
来源你买东西忙什么呢?先来给我送个信儿多好,叫人家盼望的不死不活的干么呢?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三回
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拼读qián bù zhāo cūn,hòu bù zhāo diàn
来源清·吴璿《飞龙全传》第19回:“一口气竟走了十余里路,看看天色晚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狼狈:窘迫的样子。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拼读láng bèi bù kān
来源掌声如翻腾的怒海汹涌的扑向台上去,弄得这些丑类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刘白羽《雷电颂——怀念郭沫若同志》
悲伤和喜悦交织在一起。
拼读āi xǐ jiāo bìng
来源我一时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比喻面子丧失干净。
拼读yán miàn sǎo dì
来源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
拼读bù gān bù gà
来源外甥女少不得的是我们养着,牛姑爷也该做出一个主意来,只管不尴不尬住着,也不是事。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拼读zuò lì bù ān
来源萧状元终日在此来往,吾等见了坐立不安。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拼读miàn miàn xiāng qù
来源墙外有数十人,面面相觑,各有惊异之状。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死生交范张鸡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