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舍不得指点教导。
拼读bù lìn zhǐ jiào
来源各位以为如何?兄弟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不吝指教。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二部四三
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多用在女子)。
拼读xīn líng shǒu qiǎo
来源王申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和万宝全差不多。 赵树理《三里湾》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拼读xiù shǒu páng guān
来源荪老三的事就和我自己的事一样,我不能袖手旁观。 茅盾《子夜》四
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拼读qíng tóng shǒu zú
来源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一回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拼读xīn hěn shǒu là
来源他颐指气使人,心狠手辣。 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拼读dé xīn yìng shǒu
来源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得心应手,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 茅盾《子夜》
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拼读shǒu máng jiǎo luàn
来源諕的我手忙脚乱紧收拾。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
归于:回到;好: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
拼读chóng guī yú hǎo
来源他们摒弃前嫌,重归于好。
握手谈笑。多形容发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拼读wò shǒu yán huān
来源文于去年北上,与公握手言欢,闻公谆谆以国家与人民为念,以一日在职为苦。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八回
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拼读bǐ shǒu huà jiǎo
来源二舅讲故事是很认真的,讲到红军胜利的时候,总是比手划脚,眉飞色舞。 陈炎荣《雨过天晴》
搓着双手,毫无办法。
拼读bó shǒu wú cè
来源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拼读chù shǒu kě jí
来源这东西就在你身边,你触手可及就可以拿到。
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拼读chuí shǒu ér dé
来源如果说过去日寇差不多不费一点气力垂手而得东四省,现在就非经过血战不能占领中国的土地了。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
拼读cuō shǒu dùn zú
来源辅成搓手顿足了半晌,没个理会。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0回
丹青:原指丹砂和青欔两种作颜料的矿物,后泛指颜料。多指国画大师。
拼读dān qīng miào shǒu
来源徐悲鸿是一代丹青妙手。
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拼读cuò shǒu bù jí
来源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拼读jǔ shǒu jiā é
来源张员外看罢,举手加额道:“郑家果然发迹变泰,又不忘故旧,远送礼物,真乃有德有行之人也。”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一
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拼读ài bù shì shǒu
来源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
拼读ài shǒu ài jiǎo
来源宝钗因说道:“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说着,和宝玉等便往迎春房中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拼读jié jìn quán lì
来源竭尽全力地去反对第一个可能性,争取第二个可能性,反对第一个前途,争取第二个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形容动作鲁莽。
拼读lèng shǒu lèng jiǎo
来源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拼读guǐ guǐ suì suì
来源我看瑞贞这些日子是有点邪,鬼鬼祟祟,交些乱朋友。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
艰难困苦地创办事业。
拼读jiān kǔ chuàng yè
来源他经过艰苦创业终于使公司壮大起来。
择:选择。指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拼读bù zé shǒu duàn
来源要谋生,谋生之道,则不择手段。 鲁迅《三闲集·通信》
赤手:空手。两手空空。比喻没有任何依靠。
拼读chì shǒu kōng quán
来源老人没了主意,日本兵有枪,他自己赤手空拳。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五
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拼读chū shǒu dé lú
来源我们出手得卢,旗开得胜。
垂:放下。放下双手就能得到。形容得来毫不费力
拼读chuí shǒu kě dé
来源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按照他预定的步骤,不愿往东去占垂手可得的常州。”
寸铁:很短的兵器。手里拿着一件短小的兵器。
拼读cùn tiě zāi shǒu
来源我铁中玉若有寸铁在手,便是千军万马中也可出入。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二回
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拼读dà dǎ chū shǒu
来源他总是动不动就大打出手。
原指人手大,脚大。后多用来形容花钱、用东西不节省。
拼读dà shǒu dà jiǎo
来源一样的大手大脚,好像伦敦的巡警都是一母所生的哥儿们。 老舍《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