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拼读āi ér bù shāng
来源她喜欢打扮,愿意有朋友,可是这都不过是一些小小的、哀而不伤的、青春的游戏。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
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拼读ān ān wěn wěn
来源他安安稳稳地坐在牛背上。
不完整或未全部完成的。
拼读bàn bàn lā lā
来源徐象谦读书的年头,不算少了,从私塾算起,按年头说,他比六年级生读的书还多。只是书读的半半拉拉,很难说到了高小毕业。 张麟 马长志《中国元帅徐向前》第四章
奔走忙碌的样子。
拼读bō bō lù lù
来源形容风度清雅高迈。
拼读chǔ chǔ sù sù
来源形容态度大方。亦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拼读dà dà luō luō
来源指质朴忠厚的样子。指上古之世。
拼读è è hún hún
来源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扬:喧闹、翻动的样子。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
拼读fèi fèi yáng yáng
来源后来听得沸沸扬扬地说:“黄泥冈上一伙贩枣的客人把蒙汗药麻翻了人,劫了生辰冈去。”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八回
指纷乱拥挤。
拼读fēn fēn yōng yōng
来源就像赶庙会一样,纷纷拥拥地都赶到隅庄来看。 峻青《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
指让人信服或物品平整
拼读fú fú tiē tiē
来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8章:“他就立刻服服贴贴承认了他的‘拳威’。”
犹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拼读hào hào shāng shāng
来源大江洪河出三峡,下底柱,奔腾冲突于平原之地,浩浩汤汤,莫之能御矣。 清·薛福成《论俄罗斯立国之势》
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拼读hōng hōng liè liè
来源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觉轰轰烈烈,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形容糊涂、无知的样子。
拼读hūn hūn è è
来源但是封建统治阶级中当权的大多数,却仍然是文恬武嬉,昏昏噩噩。 《新华月报》1979年第1期
水流汹涌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
拼读gǔn gǔn yún yún
来源汲汲:急切的样子。形容匆匆忙忙。
拼读jī jī máng máng
来源瞧他那汲汲忙忙的样子,好像比国务院总理还忙
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拼读jiē jiē bā bā
来源他说话总是结结巴巴的。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拼读jīng jīng zhàn zhàn
来源不停的哭泣。
拼读kū kū tí tí
来源她整天哭哭啼啼,不吃不喝。
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
拼读lěi lěi luò luò
来源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 元·左克明《古乐府·两头纤纤诗》
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拼读liè liè hōng hōng
来源大武汉的保卫战有时确实烈烈轰轰过一阵。 郭沫若《洪波曲》第12章
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拼读mǎ mǎ hǔ hǔ
来源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辽阔无际的样子。亦指模糊;不清楚。
拼读miǎo miǎo máng máng
来源追寻畴者,愁如流水,渺渺茫茫趁潮汐。 明刘基《六幺令》词
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拼读niǎo niǎo tíng tíng
来源况兹袅袅亭亭,又何能当此煎迫哉。 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语》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拼读pó pó mā mā
来源上海下层社会中也有不少喜欢议论别人的婆婆妈妈。 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人》
指勤勉敬慎。
拼读qián qián yì yì
来源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拼读rì rì yè yè
来源在重庆红岩的日日夜夜,你英勇斗争,临危不惧。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拼读shàn shàn wù è
来源久闻刘景升善善恶恶,特往谒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
心神不安,胆怯。同“忑忑忐忐”。
拼读tǎn tǎn tè tè
来源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拼读táo táo wù wù
来源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宋·黄庭坚《醉落魄》词
形容数量极多。
拼读wàn wàn qiān qiān
来源他们预备散到各地去,把万万千千的心团结成一颗心呀。 叶圣陶《寒假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