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写文章的思路迅速而灵敏。
拼读wén sī mǐn jié
来源章秋谷本来文思敏捷,这几篇“四书”又那里在他心上,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八十三回
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拼读chūn shēn sì hǎi
来源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 阳朔《茶花赋》
极言风景之佳胜。
拼读fēng yuè wú biān
来源西湖风月无边景,都在诗翁杖履中。 金·侯克中《过友生新居》诗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拼读shì wài táo yuán
来源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繁叶茂异常高大。
拼读gǔ mù cān tiān
来源不一时来到一个所在,古木参天,藤萝满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六回
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拼读shī qíng huà yì
来源放棹西湖发浩歌,诗情画意两如何。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采:通“彩”,颜色,花色。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形式多样。
拼读fēng fù duō cǎi
来源春节期间的文艺节目丰富多彩。
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拼读qiǎn cháng zhé zhǐ
来源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拼读hú lún tūn zǎo
来源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拼读fú guāng lüè yǐng
来源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拼读bù shèn liǎo liǎo
来源我回家去了三年,外面的事情,不甚了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七回
天道:天理;酬:报;勤:勤奋。上天会酬报勤奋的人。指下了苦功夫必然会有成就。
拼读tiān dào chóu qín
来源常常是峰回路转,也往往柳暗花明,既殚精竭虑,也担惊受怕,不过总算天道酬勤,也真是吉人天相……(刘心武《人面鱼》)
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拼读shú néng shēng qiǎo
来源会而不难终要学,熟能生巧岂徒诗。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二十一回
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同“寻根究底”。
拼读xún gēn wèn dǐ
来源他任何事情都爱寻根问底。
什么事情都知道,没有不懂得的。
拼读wú suǒ bù xiǎo
来源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形容才子不是常用‘诗词歌赋,无所不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吗?”
不畏惧艰难险阻。
拼读bù bì jiān xiǎn
来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如此幼女,既能不避艰险,替母报仇,又肯尽孝。”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拼读tǐng shēn ér chū
来源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美:美好。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拼读liǎng quán qí měi
来源土霸打倒,穷苦人见青天。不是两全其美! 梁斌《红旗谱》十八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拼读bái jū guò xì
来源白驹过隙,日月穿梭,才见梅开腊底,又早天气回阳。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拼读gè zhǒng gè yàng
来源社会上的人各种各样。
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拼读chī mèi wǎng liǎng
来源如今把事实指出,愈使魑魅魍魉无所遁形于光天化日之下了!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拼读niú guǐ shé shén
来源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得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奥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拼读zhì shì rén rén
来源志士仁人,兴亡之数,鸿纤亿刹,常如视诸掌。 清·黄宗羲《吴山益然大师塔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