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拼读bù gǒu yán xiào
来源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拼读píng yì jìn rén
来源凡昌黎(韩愈)与东野(孟郊)联句,必字字争胜,与他人联句,则平易近人。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三
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拼读xiào róng kě jū
来源这些学生们一天总是那么活泼开朗,笑容可掬。
蔼然:对人和善的样子。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拼读ǎi rán kě qīn
来源早有那般世谊同年,见他翩翩风度,蔼然可亲,都愿和他亲近进来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拼读mǎn miàn chūn fēng
来源只见路旁走过两个老者,都是鹤发童颜,满面春风,举止大雅。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
善气:和蔼可亲的态度。形容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人。
拼读shàn qì yíng rén
来源每见先生飘然而来,则善气迎人。 清·袁枚《寄张有虔先生》
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拼读nèi jùn wai hé
来源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同“平易近人”。
拼读píng yì jìn mín
来源和州之政平易近民,百姓至今德如父母。 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书》
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拼读chūn fēng hé qì
来源既唐公不念前仇,你放些个春风和气将他来待,免得咱一度可喜两度丑。 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二折
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拼读hé yán yuè sè
来源申子平急上前,和颜悦色的把原委说了一遍。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拼读hé ǎi jìn rén
来源但不知怎的总觉得他其实是和蔼近人,并不如先前自己揣想那样的可怕。 鲁迅《离婚》
形容语调柔和,态度温和。
拼读hǎo shēng hǎo qì
来源我好声好气地跟你说,希望你能听取我们的意见。
守:保持。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拼读zhī bái shǒu hēi
来源孔公之堂名虚白,苏子堂后作圆屋。堂虽白关庵自黑,知白守黑名曰谷。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二》
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丝毫不在意。
拼读háo bù guān xīn
来源林海音《晚晴》:“他竟变得对桥牌毫不关心了。”
原为佛家语,意思是排除杂念,使心神平静。也比喻事物的精义、决窍。后指用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
拼读yóu xì sān mèi
来源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伴,方为游戏三昧之笔,亦要情景造极而止,不必问其有无也。 鲁迅《小说旧闻钞·杂说》
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拼读ài zēng fēn míng
来源他一向是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绝裾:扯断衣襟。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
拼读jué jū ér qù
来源至于荆轲,力不足以谋无道秦,遂使绝裾而去,自取灭亡。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政》
心、意:心思;回、转:掉转。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拼读huí xīn zhuǎn yì
来源要不然时,叫他趁早回心转意,有多少好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拼读pú biān zhī fá
来源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拼读bà wáng fēng yuè
来源五代·后蜀·何光远《监戒录》引陈裕诗:“横眉怒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代养弄蛇人。”
拼读héng méi nù mù
来源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墨子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的敲了几下,不料开门出来的却是一个横眉怒目的门丁。”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拼读dōng rì kě ài
来源他一向给人以冬日可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