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最高规格的成语有哪些

admin
1、安之若素
解释

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拼读

ān zhī ruò sù

来源

第二天宝小姐酒醒,很觉得过意不去。后来彼此熟了,见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安之若素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

2、不名一格
解释

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拼读

bù míng yī gé

来源

3、黑白分明
解释

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拼读

hēi bái fēn míng

来源

再翻下去是穆少英先生的《墨绿衫的小姐》里,有三幅插画,有些象麦绥莱勒的手笔,黑白分明。 鲁迅《花边文学·奇怪(三)》

4、胸怀大志
解释

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

拼读

xiōng huái dà zhì

来源

年轻人要胸怀大志,报效祖国。

5、精力充沛
解释

体力强盛,精神充足。

拼读

jīng lì chōng pèi

来源

他始终都是精力充沛、斗志昂扬。

6、卓尔不群
解释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拼读

zhuó ěr bù qún

来源

陈言务去,人耳皆新,其命名亦卓尔不群矣。 明·金中淳《<耳新>跋》

7、器宇轩昂
解释

器宇:人的仪表、风度、襟怀;轩昂:精神饱满的样子。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拼读

qì yǔ xuān áng

来源

观卿器宇轩昂,门庭雅饰,定然佳士。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八回

8、海纳百川
解释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拼读

hǎi nà bǎi chuān

来源

9、气吞山河
解释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拼读

qì tūn shān hé

来源

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10、高瞻远瞩
解释

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拼读

gāo zhān yuǎn zhǔ

来源

他们的切身的问题,也使他们无暇去高瞻远瞩的去关心与分析世界问题。 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

11、目光远大
解释

指一个人的见解及处世观高远而伟大。

拼读

mù guāng yuǎn dà

来源

他是一个目光远大的人。

12、气势磅礴
解释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拼读

qì shì páng bó

来源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一页。 秦牧《古战场春晓》

13、不拘一格
解释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拼读

bù jū yī gé

来源

不但体裁,风格,题材,表现手法可以鼓励勇于创新,甚至连主题,也可以是不拘一格的。 秦牧《“果王”的美号》

14、打破常规
解释

常规:沿袭下来的规矩。打破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

拼读

dǎ pò cháng guī

来源

他此举就是想打破常规去实现他的梦想。

15、龙行虎步
解释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拼读

lóng xíng hǔ bù

来源

黄君总率六师,龙行虎步,苟军人受谣成惑,当明谕晓导,以解群疑。 章炳麟《驳黄兴主张南都电》

16、知足常乐
解释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拼读

zhī zú cháng lè

来源

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知足常乐’。 王西彦《古屋》第一部

17、不成体统
解释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拼读

bù chéng tǐ tǒng

来源

此时官厅上乱烘烘的,闹了个不成体统。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