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高字表示严厉的成语

admin
1、辞严义正
解释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拼读

cí yán yì zhèng

来源

所不同的,只是他总有一面辞严义正的军旗,还有一条尤其义正辞言的逃路。 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

2、疾言厉色
解释

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拼读

jí yán lì sè

来源

对于这种学生,我易于疾言厉色,似乎予人以难堪,事后往往后悔。 邹韬奋《经历·一种有趣的工作》

3、疾言遽色
解释

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拼读

jí yán jù sè

来源

襄公把个盟主捏在掌中,临时变卦,如何不恼。包着一肚子气,不免疾言遽色。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三回

4、金刚怒目
解释

怒目:睁大眼睛,眼珠突出。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拼读

jīn gāng nù mù

来源

不料他竟一点不窘,立刻用“金刚怒目”式,向我大喝一声。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

5、金刚努目
解释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拼读

jīn gāng nǔ mù

来源

板桥、心余未落笔时,先有意为刘蒋,金刚努目,正是力量歉处。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四

6、声色俱厉
解释

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拼读

shēng sè jù lì

来源

达夫更决绝地说了一句,“不停办我是不寄稿的!”说得有点声色俱厉的程度。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7、正颜厉色
解释

颜:面容。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拼读

zhèng yán lì sè

来源

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颜厉色,只当是真事,因问:“什么事?” 《红楼梦》第十九回

8、盱衡厉色
解释

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拼读

xū héng lì sè

来源

今也,骏特俶党之士,丁时未至,盱衡厉色,悍然而为之,志固不遂,且危其身矣。 章炳麟《变法箴言》

9、道貌岸然
解释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拼读

dào mào àn rán

来源

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10、疾言怒色
解释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拼读

jí yán nù sè

来源

11、正言厉色
解释

正:严正;厉:严厉,严肃;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拼读

zhèng yán lì sè

来源

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

12、撑眉努眼
解释

竖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态度严厉而专横。

拼读

chēng méi nǔ yǎn

来源

13、俨乎其然
解释

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拼读

yǎn hū qí rán

来源

听起来,那人坐在或站在正对面,俨乎其然地审问他。 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

14、敛容屏气
解释

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屏气:闭住气不敢出声。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

拼读

liǎn róng bǐng qì

来源

15、雷动风行
解释

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拼读

léi dòng fēng xíng

来源

历数攸归,大统以正,德威所及,雷动风行,浩浩荡荡,覃及无际。 明·宋濂《送安南使臣杜舜卿序》

16、鸦雀无声
解释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拼读

yā què wú shēng

来源

直等到大众去净之后,静悄悄的鸦雀无声。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17、愀然不乐
解释

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拼读

qiǎo rán bù lè

来源

大家开怀畅饮,独有卢爷有些愀然不乐之状。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五十八回

18、凛若冰霜
解释

凛:冷。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拼读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来源

李太太虽然是露着笑容,对方仍然是凛若冰霜的样子。 靳以《群鸦》

19、整整截截
解释

形容端庄严肃。

拼读

zhěng zhěng jié jié

来源

20、行峻言厉
解释

行:行为;峻:严厉。指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都非常严厉。

拼读

xíng jùn yán lì

来源

21、不苟言笑
解释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拼读

bù gǒu yán xiào

来源

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22、正襟危坐
解释

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拼读

zhèng jīn wēi zuò

来源

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正襟危坐和我对话起来。 郭沫若《学生时代·到宜兴去》

23、端端正正
解释

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拼读

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

来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24、肃然危坐
解释

肃然:十分恭敬、肃穆的样子;危:端正。十分肃穆而端正地坐着。

拼读

sù rán wēi zuò

来源

25、明月清风
解释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拼读

míng yuè qīng fēng

来源

歌楼舞厅的豪华享受更使我向往明月清风的生活。

26、一板正经
解释

正经:端庄正派。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拼读

yī bǎn zhèng jīng

来源

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得很恰切,没有做错。”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27、心高气傲
解释

心比天高,气性骄傲。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拼读

xīn gāo qì ào

来源

他到任之后,靠着自己内有奥援,总有点心高气傲。(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28、号令如山
解释

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拼读

hào lìng rú shān

来源

端的是号令如山把神鬼慑。 清·洪昇《长生殿·侦报》

29、目不斜视
解释

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拼读

mù bù xié shì

来源

在些在走过以后,还要扭头看一看,但改霞目不斜视。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

30、壁垒森严
解释

壁垒:古代军营四周的围墙;森严:整齐,严肃。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拼读

bì lěi sēn yán

来源

声威震摄长愉塞,壁垒森严细柳营。 刘复《代某君寿某将军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