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两种物品的成语有

admin
1、废物利用
解释

使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发挥其尚有的效用。

拼读

fèi wù lì yòng

来源

2、一箭双雕
解释

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拼读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来源

因为凤珠也是十六岁的人了,胡统领早存了个得陇望蜀的心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3、事半功倍
解释

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拼读

shì bàn gōng bèi

来源

如能善用他的特长和经验,比较地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邹韬奋《经历·前途》

4、事倍功半
解释

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拼读

shì bèi gōng bàn

来源

把这民间事业整顿得件件整齐,桩桩发达,这岂不是事倍功半吗?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5、必不可少
解释

绝对需要,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

拼读

bì bù kě shǎo

来源

食品是人人必不可少的。

6、星火燎原
解释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

拼读

xīng huǒ liáo yuán

来源

‘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7、绳锯木断
解释

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拼读

shéng jù mù duàn

来源

谚曰:‘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夫绳非木之锯,水非石之钻也,盖积渐使然耳。 明·朱舜水《与奥村德辉书八首》

8、敝帚自珍
解释

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拼读

bì zhǒu zì zhēn

来源

但写出以后,却不很爱惜羽毛,有所谓“敝帚自珍”的意思。 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9、大有作为
解释

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拼读

dà yǒu zuò wéi

来源

民国元年革命后,先生的所志已达,该可以大有作为了,然而还是不得志。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10、大有裨益
解释

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拼读

dà yǒu bì yì

来源

其间卓然自得者,于圣经贤传,大有裨益。 明·焦竑《玉堂丛语·文学》

11、良师益友
解释

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拼读

liáng shī yì yǒu

来源

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良师益友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 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

12、择其善者而从之
解释

择:选择;从:追随,引申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拼读

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

来源

今两雄相持,将军若欲有为,乘此破敌可也。如其不然,将择其善者而从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

13、忠言逆耳
解释

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拼读

zhōng yán nì ěr

来源

烟馆里的人,都看这人来历不明,劝他不要与那人要好,却是忠言逆耳,哪里听得。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

14、良药苦口
解释

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拼读

liáng yào kǔ kǒu

来源

夫良药苦口,惟冼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三国志·吴志·孙奋传》

15、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解释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拼读

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

来源

我们生产小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6、得不偿失
解释

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拼读

dé bù cháng shī

来源

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得不偿失了。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17、蚕食鲸吞
解释

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拼读

cán shí jīng tūn

来源

在乾隆时代,英吉利灭东印度,据孟加刺,渐肆其蚕食鲸吞手段,兼并那东、中、南三印度之地。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回

18、车水马龙
解释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拼读

chē shuǐ mǎ lóng

来源

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19、狼吞虎咽
解释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拼读

láng tūn hǔ yàn

来源

走了这半日,肚中饥饿,狼吞虎咽吃了一回。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五回

20、鼠臂虮肝
解释

犹言鼠肝虫臂。指或为鼠臂或为虮肝,指人世变化无常。

拼读

shǔ bì jǐ gān

来源

21、鼠窜蜂逝
解释

形容纷纷跑散。

拼读

shǔ cuàn fēng shì

来源

22、鼠窜狗盗
解释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拼读

shǔ cuàn gǒu dào

来源

23、鼠窜狼奔
解释

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

拼读

shǔ cuàn láng bēn

来源

谁知智不及此,只是鼠窜狼奔,那里挡得住。 《英烈传》第三十回

24、鼠肚鸡肠
解释

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拼读

shǔ dù jī cháng

来源

我不喜欢与鼠肚鸡肠的人打交道。

25、鼠腹鸡肠
解释

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拼读

shǔ fù jī cháng

来源

26、鼠腹蜗肠
解释

鼹鼠的肚子,蜗牛的肠子。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

拼读

shǔ fù wō cháng

来源

大圣啊,只说你是个宽洪海量之仙,谁知是个鼠腹蜗肠之辈。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六回

27、牛刀割鸡
解释

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拼读

niú dāo gē jī

来源

旋运只是劳心之所致,小试参同之万一,当如牛刀割鸡也。 宋·朱熹《答蔡季通》

28、牛刀小试
解释

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拼读

niú dāo xiǎo shì

来源

牛刀小试义熙前,一日怀归岂偶然。 金·路铎《题邹公所藏渊明归去来图》

29、牛高马大
解释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拼读

niú gāo mǎ dà

来源

三人中那位五十来岁,牛高马大、脸色黧黑的壮年人,抬头看见方爱华的小轿车。 牧夫《相思豆》一

30、牛鬼蛇神
解释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拼读

niú guǐ shé shén

来源

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得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奥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