僾:隐约,仿佛;忾:叹息。仿佛看见身影,听到叹息。多形容对已过世尊长的怀念。
拼读ài jiàn kài wén
来源人死则魂散魄杳,正人子所慕而不可得者,所以僾见忾闻,圣人之祭则如在也。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二回
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旧时哀悼人去世的话。
拼读yòu ruò yī gè
来源西山之门,存者几人;又弱一个,莫赎百身。 宋·刘克庄《祭林元晋武博文》
摧:折断。兰草、美玉都折断了。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拼读lán cuī yù zhé
来源余虽昆季,义犹友朋,兰摧玉折,实难为情。 明·张岱《祭伯凝八弟文》
人天:人间、天上,指生死。生者还在人间,死者已归天,从此永久分离再不能相见。哀悼死者之辞。
拼读rén tiān yǒng gé
来源现在体仁和银屏都死了,与世人已经人天永隔,全家开始回想他俩的好处。 林语堂《京华烟云》第二十五章
原指孔子把自己的死比作像栋梁的损坏。后用为对众人所敬仰的人之死的哀悼之辞。
拼读liáng mù qí huài
来源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拼读yú hū āi zāi
来源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拼读pī má dài xiào
来源我如今教他披麻戴孝,与亲儿一般行礼,一应殡殓之费,都要他支持。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歌重会珍珠衫》
指苍天不怜悯保佑。后以之为哀悼死者之辞。
拼读hào tiān bù diào
来源九族咸育于仁,四海仰遵其化。昊天不吊,景命靡融。 《元史·后妃传一·庄懿慈圣皇后》
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旧时哀悼人去世的话。
拼读yòu yī gè ruò
来源何当远耗来,又惜一个弱。 清·赵翼《扬州哭秋园之讣》
荣:荣誉;哀:哀悼。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拼读shēng róng mò āi
来源《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哀:怜恤;穷:境遇不好,指不得志;悼:伤心;屈:冤屈。对身处逆境的人,表示怜恤和伤感。
拼读āi qióng dào qū
来源指服重孝。
拼读pī má dài xiào
来源父亲驾鹤西去,他披麻带孝,悲痛万分。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拼读yán ér yǒu xìn
来源则要你言而有信,休担阁了少年人。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
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拼读yǔ shì cháng cí
来源曹冷元那斑白的头发楂和胡须都烧焦了,脸上起着一片红泡,眼睛含着浑泪,与世长辞了。 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拼读fěn shēn suì gǔ
来源如果战争狂人胆敢轻举妄动,发动战争,结果必然会被压在大山底下,弄得粉身碎骨。 杨朔《东风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