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事物名称,要求与实相符。
拼读àn míng zé shí
来源及按名责实,台有评,省有核。 明·李东阳《漳州府进士提名记》
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拼读bù wéi yǐ shèn
来源那家人听了,倒道南令本不为已甚,不过大吏过严罢了。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六回
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拼读bù zhī zhě bù zuì
来源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拼读cái dé jiān bèi
来源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
怪:责备,埋怨。指地位高对地位低的过错不见怪,加以原谅。
拼读dà rén bù jiàn xiǎo rén guài
来源回过头来责备自己。
拼读fǎn gōng zì zé
来源特别是潼关南原战败之后,这种反躬自责的心情更甚。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
孤:单一;骥:骏马。就因为一只蹄子有毛病。而放弃骏马不用。比喻在用人方面求全责备,过于挑剔。
拼读gū tí qì jì
来源官场中的门面话,指利用规章、手续来推托、责备的话。
拼读guān qiāng guān diào
来源你少拿这官腔官调来吓唬人。
和和气气地分手,不相互责备苛求。
拼读hǎo lí hǎo sàn
来源她决定与他好离好散。
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拼读jì wǎng bù jiù
来源既往不咎,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
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适可而止。
拼读mò wéi yǐ shèn
来源在好的方面讲,这就是中国人之平等主义,无论何人总须替对方留一点脸面,莫为已甚。 林语堂《脸与法治》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拼读cōng míng zhèng zhí
来源那包爷(拯)自小聪明正直,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指待人处事不能求全责备。
拼读qīng shuǐ wú dà yú
来源今君性严急,清水无大鱼,将军宜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
室人:家里人;谪:责备。家里人都责备。
拼读shì rén jiāo zhé
来源何予命之不辰兮,室人交谪而叫号。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
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拼读wèi kě hòu fēi
来源但叶遂宁和梭波里是未可厚非的,他们先后给自己唱了挽歌,他们有真实。 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
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拼读wú kě fēi yì
来源你们的盛情是可感的,动机是无可非议的。 欧阳山《三家巷》三一
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拼读wú kě hòu fēi
来源作者的动机无可厚非,但客观效果则不尽符合作者的动机。 茅盾《一九六0年短篇小说漫评》
指摘: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拼读wú kě zhǐ zhāi
来源无可指摘无可指摘了。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八十回
西邻:西部的邻国;责言:问罪的话。原指秦国(在西)向晋国(在东)问罪。后泛指别人的责备。
拼读xī lín zé yán
来源西邻方责言,东市又相斫。 清·黄遵宪《番客篇》
犹苛求责备。
拼读xián cháng dào duǎn
来源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73回:“每食须二十余桌,还要嫌长道短,打碗摔盘。”
受到各方面的责备。
拼读yí qiào duō fāng
来源用大的罪名来责备人微小的过失。
拼读yǐ dà wù xì
来源犹言求全责备。
拼读zé bèi qiú quán
来源责备求全论已苛,阳秋贬笔未宜多。 柳亚子《偕蕴山谈时事感赋蒹示燕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