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拼读bù zhī ròu wèi
来源小人已三月不知肉味矣。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
指集中众人智能,广泛进行议论。
拼读jí sī guǎng yì
来源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说!集思广益,说出来商量。”
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拼读quán shén guàn zhù
来源雷参谋此时全神贯注在徐曼丽身上。 茅盾《子夜》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拼读fèi qǐn wàng shí
来源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废寝忘食。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拼读fā fèn wàng shí
来源既这样发愤忘食起来,也好,就由你去。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拼读fén gāo jì guǐ
来源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焚膏继晷,以致损明。 清·张潮《虞初新志·三侬赘人广自序》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拼读jī míng ér qǐ
来源鸡鸣而起,孜孜焉,亦不为利。 唐·韩愈《上宰相书》
以勤奋弥补笨拙。
拼读jiāng qín bǔ zhuō
来源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宋·邵雍《弄笔吟》
比喻读书勤奋。
拼读niú jiǎo guà shū
来源我们要学习他牛角挂书的读书精神。
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拼读qín néng bǔ zhuō
来源勤能补拙,熟能生巧。 理由《高山与平原》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拼读shǒu bù shì juàn
来源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
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拼读sù xīng yè mèi
来源可怜数载宫闱,克勤克俭,夙兴夜寐,何敢轻为妄作,有黍姆训。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
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拼读sù yè fěi xiè
来源是以在上不骄,夙夜匪懈,或设醴以求贤。 唐·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拼读wéi biān sān jué
来源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拼读jù jīng huì shén
来源看校样时的聚精会神,就和在写作的时候一样,因为我的目的要使它没有一个错字。 邹韬奋《经历·一个小小的过街楼》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拼读bì mén dú shū
来源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拼读zhuān xīn zhì zhì
来源不由我不专心致志搞这一套。 叶圣陶《招魂》
形容刻苦学习。
拼读xuán liáng cì gǔ
来源岂不闻古之人悬梁刺股,以志于学。 明·徐霖《绣襦记·剔目劝学》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拼读zī zī bù juàn
来源我所知道的木刻家中,有罗清桢君,还是孜孜不倦。 《便迅书信集·致李华》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拼读wēn gù zhī xīn
来源温故知新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拼读záo bì tōu guāng
来源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 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拼读wò xīn cháng dǎn
来源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拼读qín xué kǔ zh
来源他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书法家。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拼读pǐn xué jiān yōu
来源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拼读rán dí dú shū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