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美好的成语接龙四个字

admin
1、闭月羞花
解释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拼读

bì yuè xiū huā

来源

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子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2、楚楚可人
解释

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

拼读

chǔ chǔ kě rén

来源

此数片小花,作金鱼红色者,亦楚楚可人。 苏曼殊《碎簪记》

3、玉树临风
解释

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

拼读

yù shù lín fēng

来源

玉树临风宾欲散,黄昏约马嘶庭。 宋·谢逸《临江仙》词

4、风流倜傥
解释

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拼读

fēng liú tì tǎng

来源

其中虢国夫人,更风流倜傥,玄宗常与相狎,凡宫中的服食器用,时蒙赐赉,又另赐第宅一所于集庆坊。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八十回

5、一表人才
解释

表:指外貌。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

拼读

yī biǎo rén cái

来源

太子波前妃生子名夫差,年已二十六岁矣,生得昂藏英伟,一表人才。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

6、气宇不凡
解释

气:气质;气宇:仪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拼读

qì yǔ bù fán

来源

李自成是一位魁梧大汉,由一柄黄伞前导,骑在一匹黄辔头、黄鞍鞯的深灰色马上,毡笠,缥衣,气宇不凡。 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六章

7、温文尔雅
解释

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拼读

wēn wén ěr yǎ

来源

温文尔雅,正是学者的态度。 叶圣陶《演讲》

8、品貌非凡
解释

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寻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

拼读

pǐn mào fēi fán

来源

那仲熊生得虎头燕额,颧方耳大,面如冠玉,唇若涂抹,使两口旋风雁翎刀,端的品貌非凡,人材出众。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回

9、仪表堂堂
解释

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拼读

yí biǎo táng táng

来源

他生得仪表堂堂,一表人才。

10、才貌双全
解释

才学相貌都好。

拼读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来源

刚配和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婿,情性又好,偏偏的得了冤孽症候,不过捱日子罢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0回

11、文质彬彬
解释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拼读

wén zhì bīn bīn

来源

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质彬彬,极其清秀。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五回

12、融会贯通
解释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拼读

róng huì guàn tōng

来源

孙犁《<秀露集>后记》:“这种激情,虽然基于作者当时迫切的抗日要求,但还没有多方面和广大群众的伟大的复杂的抗日生活融会贯通。”

13、彬彬有礼
解释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拼读

bīn bīn yǒu lǐ

来源

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

14、温文儒雅
解释

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拼读

wēn wén rú yǎ

来源

从他的相貌、神气和言谈、举止看,也很温文儒雅,不带一点儿草莽英雄模样。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四章

15、儿女英雄
解释

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英雄人物。

拼读

ér nǚ yīng xióng

来源

16、斯斯文文
解释

形容举目文雅。

拼读

sī sī wén wén

来源

我不喜欢故意装作斯斯文文的样子。

17、百二河山
解释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拼读

bǎi èr hé shān

来源

护百二河山,掌七十四司。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四折

18、诗情画意
解释

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拼读

shī qíng huà yì

来源

放棹西湖发浩歌,诗情画意两如何。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19、意味深长
解释

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

拼读

yì wèi shēn cháng

来源

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 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

20、长驱直入
解释

长驱:不停顿地策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长距离不停顿的快速行进。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

拼读

cháng qū zhí rù

来源

我根据数日来的长驱直入,满相信着先头部队是已经进入了武昌。 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

21、入木三分
解释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拼读

rù mù sān fēn

来源

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 秦牧《手莫伸》

22、民脂民膏
解释

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拼读

mín zhī mín gāo

来源

可怜民膏民脂,弃之无用之地。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五回

23、膏腴之地
解释

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

拼读

gāo yú zhī dì

来源

江南水乡自古就是膏腴之地,如今变得更加繁荣富足。

24、地狭人稠
解释

稠:密、多。土地狭窄,人口稠密。即地少人多,非常拥挤。

拼读

dì xiá rén chóu

来源

25、稠人广众
解释

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

拼读

chóu rén guǎng zhòng

来源

大家听了他,都说他是个痴子,这些话岂可在稠人广众的地方说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

26、知人论世
解释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拼读

zhī rén lùn shì

来源

不过倘要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所谓“知人论世”,那么,足以应用的选本就很难得。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

27、异口同声
解释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拼读

yì kǒu tóng shēng

来源

众人异口同声地叫着:“罚!罚!” 巴金《家》十三

28、声色俱厉
解释

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拼读

shēng sè jù lì

来源

达夫更决绝地说了一句,“不停办我是不寄稿的!”说得有点声色俱厉的程度。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29、厉兵秣马
解释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拼读

lì bīng mò mǎ

来源

然后深沟高垒,厉兵秣马,为战守之备。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

30、敢怒敢言
解释

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拼读

gǎn nù gǎn yán

来源

我就喜欢她敢怒敢言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