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拼音shū kōng duō duō
出处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使用例子~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 金·元好问《镇平县斋感怀》诗
近义词暂无
反义词暂无
其他信息【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拼音shū kōng duō duō
出处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使用例子~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 金·元好问《镇平县斋感怀》诗
近义词暂无
反义词暂无
其他信息【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