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拼音yú rén zhī lì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蘁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
使用例子王世充残忍褊隘之人,刻刻在那里觊觎非望,以收~。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二回
近义词渔翁得利
反义词暂无
其他信息【语法】:作宾语;指意外收获
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拼音yú rén zhī lì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蘁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
使用例子王世充残忍褊隘之人,刻刻在那里觊觎非望,以收~。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二回
近义词渔翁得利
反义词暂无
其他信息【语法】:作宾语;指意外收获